由陕西师范大学“一带一路”文化研究院主办的“中哈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十年的回顾与展望”第二届中哈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4月9日在西安举行。来自哈萨克斯坦的专家同中国社科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新疆社科院、复旦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单位的70余位专家学者和师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开幕式由陕西师范大学“一带一路”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何志龙教授主持。陕西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一带一路”文化研究院院长甘晖研究员首先向与会的中外学者表示欢迎。他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中哈两国业已成为全球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典范。2019年初,研究院与哈萨克斯坦教育科学部哲学、政治学与宗教研究所签署合作备忘录;2022年7月,两院所联合主办了首届“中哈合作3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站在“一带一路”新的十年的起点上,两院所将视域聚焦中哈共建“一带一路”的十年,希望各位专家能够各抒所见、献计献策,为打造两国关系新的“黄金三十年”和“一带一路”建设下一个“金色十年”贡献学者的智慧。
哈萨克斯坦教育科学部哲学、政治学与宗教研究所所长塞里克·谢杜马诺夫院士表示中国对于哈萨克斯坦而言是十分重要的邻居、伙伴,两国已建立起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要充分利用好两国间相互友好、彼此互信的良好关系。“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全新的全球经济发展模式,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一个全新的全球治理理念,希望此次会议更够为进一步深化这些理念做出贡献。
陕西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柯西钢教授表示,近年来,陕西师范大学依托学科特色和优势,不断的提升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国家和地区战略的能力,学术影响力不断的扩大,人文社科的研究实力有了显著的提升。此次会议的主题是中哈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哈建交三十年来,尤其是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哈两国关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陕西师范大学也积极作为,致力于充分发挥深厚的哲学社会科学优势,推动中哈人文交流,助力构筑中哈人民间和谐友好的桥梁。希望此次会议能够为深入推动中哈两国关系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决策和智库建设大局,助力构建中国特色国别与区域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贡献智慧。
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李秉忠教授首先对各位专家百忙之中参会支持陕西师范大学的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陕西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有着十分鲜明的区域国别特点,在苏联东欧史、中亚史、中东史研究方面有着深厚的底蕴和坚实的人才基础,实现了亚欧大陆从南至北的贯通,这也是我们的优势。当今世界地区冲突不断,其外溢结果深刻影响着地处亚欧十字路口的中亚。在这一背景下,探索深化中哈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对“一带一路”建设至关重要。
研讨会设有五个议题,三十余位学者围绕“中哈合作的路径与前景”“中哈共建‘一带一路’”“中哈经贸合作”“中哈人文合作”“中哈地方与数字经济合作”展开交流研讨。
研讨会闭幕式由陕西师范大学“一带一路”文化研究院办公室主任王文博主持。哈萨克斯坦教育科学部哲学、政治学与宗教研究所副所长内桑别克·乌列斯教授和陕西师范大学中亚研究所所长、乌兹别克斯坦研究中心主任李琪教授对此次研讨会论及的主题进行了高度概括,期待明年在阿拉木图相会!
此次研讨会是陕西师范大学“一带一路”文化研究院和哈萨克斯坦教育科学部哲学、政治学与宗教研究所所长第二次举办中哈关系国际学术盛会,旨在强化对中哈两国关系的总体研究,提升国内哈萨克斯坦的国际化水平。此次中哈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秉持高规格、高水平、高质量理念,成功推动了陕西师范大学国别与区域研究学科体系建设,为传播中国学者声音、构建中国知识体系贡献了智识力量。2024年是“一带一路”第二个黄金十年的起点,希望此次研讨会学术成果的传播与应用,为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新机遇、合作新空间的开阔创造更多的机会。
【新闻链接】中哈两国已成为全球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典范 “中哈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十年的回顾与展望”第二届中哈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 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4/t20240412_574607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