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陕西师范大学“一带一路”文化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环黑海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外高加索研究中心协办的“跨学科视域下的黑海区域研究”第三届环黑海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11月4日至5日在西安举行。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希腊、土耳其、阿塞拜疆、伊朗等外国学者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辽宁大学、西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社科院200余位专家学者师生参加此次研讨会。
开幕式由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委书记孙伟主持。陕西师范大学校长助理袁一芳在致辞时首先向与会的中外学者等表示欢迎。他表示,陕西师范大学作为党和国家布局在西部地区的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属、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师范大学,在近80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与民族命运起伏共振,坚守教师教育主责主业,铸就了“西部红烛 两代师表”精神,为西部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陕西师范大学地处丝路起点城市、深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底蕴、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长期保持交流合作,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学校与环黑海国家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人文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与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波兰等国深化高等教育领域务实合作,为搭建学术研究国际共同体,推动中国尤其是陕西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贡献了师大智慧。
中国政府前中东问题特使宫小生表示当前国际地区局势错综复杂,在这种形势下召开黑海国际研讨会,时机非常恰当。连续三年参加陕西师范大学举办的黑海问题研讨会,能够感受到陕师大的区域国别研究,尤其是环黑海以及土耳其问题研究不断深化、日益扎实,已经形成了体系化的研究团队与研究方向,在国内国际问题研究领域独树一帜。三届黑海研讨会会议规模不断扩大、阵容也明显增强,尤其值得称赞的是此次黑海会议邀请多位外国学者线下参会。研究国际问题离不开国际标准、国际合作,我们必须走出去、引进来,同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学术机构进行深入、密切的合作、交流,才能使我们的区域国别研究越来越扎实,越来越接近现实。在这方面,陕师大做出了许多努力,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也标志着陕师大黑海研究在国际上也引起了高度重视和关注。
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院长罗林(线上)首先代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和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向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说,黑海自古以来是文明交往与交汇的要冲地带,也是区域大国和世界大国博弈的重要地带。陕西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的同仁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自身力量,协同国际国内学者的研究特长,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区域研究的不足。环黑海地带是世界历史和国际政治研究的重点区域,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参与主体,深化环黑海地带历史与现实的研究,有助于加强东西方之间的多元互动交流,推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深化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往。最后,罗林还为推动我国国别区域研究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深刻认识国别区域研究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二是加强国际国内协同是开展国别区域研究的有效方式。三是增强建言献策的能力。
中共陕西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高进孝首先代表中共陕西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欢迎出席研讨会的中外专家学者和相关人士。他说,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落实十周年。十年来,陕西省连续七年制定出台年度行动计划,已形成新时代陕西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名片,陕西在“一带一路”倡议战略中的重要节点作用显著增强。在建设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等具体举措中,陕西师范大学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特长和人才培养优势为推动陕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发挥了自身的作用,更为陕西重要节点作用的发挥以及国家战略的落实贡献了智慧。环黑海地带特殊的地缘位置决定了其在世界文明交往中的独特地位,也决定了其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价值。本次研讨会聚焦跨学科视野下的黑海历史研究不仅深化学界对黑海世界的认知,扩大对世界历史上文明交往的认识,更为理解当下的黑海世界,以及更好地推动中国与环黑海地带国家的交往提供有力的支撑。
第三届环黑海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大会主席、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环黑海研究中心主任李秉忠表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科渊源悠久而根基深厚,涌现出史念海、黄永年、朱本源、赵世超、杨存堂等一批成就斐然的专家学者,开创了优秀的学术传统。陕西师范大学的区域国别研究建立在实力雄厚的中国史和世界史研究基础之上,形成了以黑海为中心,聚焦俄罗斯东南欧、中亚、西亚,重视西方对环黑海区域影响的区域国别研究群。今年是第三次举办环黑海国际学术研讨会,此前也连续举办过三届土耳其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这反映了我们研究视野和领域的拓展,更是表明对于国际学术交流,尤其是人文交流的重视。相信本次研讨会必将进一步增进中外学者之间的学术情谊,推进学术项目合作,推进环黑海区域研究,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新贡献。
中国政府原中东问题特使宫小生,土耳其中东科技大学历史系系主任厄梅尔·图兰,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刘中民(线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阿拉伯与伊斯兰研究中心讲师阿拉姆·萨利赫,第三届环黑海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大会主席李秉忠,希腊雅典大学土耳其与现代亚洲研究系讲师安东尼奥斯·德里齐奥蒂斯,阿塞拜疆国际关系分析中心高级研究员纳吉·艾哈迈多夫,原中国驻卡塔尔大使高有祯,欧盟-土耳其公民委员会秘书长迈克尔·冈特(线上),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政治研究室主任唐志超(线上),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孙德刚(线上),希腊远程教育大学兼职助理教授艾米莉亚·萨尔瓦努,伊斯坦布尔大学文学院汉语系主任阿尤布•撒勒塔史先后在研讨会上做主旨发言。
研讨会设有四个分论坛,四十余位学者围绕黑海世界的文明交往、环黑海区域的大国博弈、多学科视域下的环黑海研究、比较视野下的环黑海研究四个议题展开交流研讨。
此次研讨会是陕西师范大学“一带一路”文化研究院和历史文化学院第三次举办以黑海区域为研讨对象的国际学术盛会,旨在强化对黑海的总体研究,提升国内环黑海区域研究的国际化水平。此次环黑海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继续秉持高规格、高水平、高质量特点,成功拓展了环黑海研究领域的学术广度和深度,推动了陕西师范大学国别与区域研究学科体系建设,为传播中国学者声音、构建中国知识体系贡献了智识力量。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环黑海区域国别研究的深入和此次研讨会学术成果的传播与应用,必将为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新机遇、合作新空间的开阔创造更多的机会。
【报道链接】中国社会科学网:深化跨学科视域下的黑海通史研究——第三届环黑海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
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311/t20231104_5694881.shtml